文末福利|警惕!这些想法可能加重你的糖尿病
糖尿病在确诊之后,随之而来的除了复杂的药物治疗,还有频繁的血糖监测、长年的饮食限制等。
许多糖友长时间处于这种压抑的生活中,就容易胡思乱想。但你可知道,这不仅影响心理健康,甚至还可能加重糖尿病!
坏情绪影响血糖
● 人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时,自我管理能力会变差,导致血糖控制不稳;
● 同时,还会使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会降低,从而导致血糖升高。[1]
过度思虑八大坑,糖友需注意!
1.以为自己病入膏肓
● 生病后应该及时咨询医师,了解自身身体情况。
● 千万不要因为网络上的只言片语徒增焦虑,你的病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 可以试着把注意力从糖尿病中分离出来,多多关注生活中的美好。
2.希望找到一劳永逸的控糖“秘方”
●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患病原因也各不相同,不可能有一个办法适用于所有人。
● 糖友们要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医师建议,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控糖、运动攻略。
3.觉得血糖高了,就不能吃碳水了
● 膳食平衡是饮食治疗的核心,其中碳水的摄入更是重中之重。
● 糖尿病患者每日所需能量中,碳水化合物占比高达45%~60%,选用全谷物、各种豆类、等粗粮最佳。[2]
4.餐后血糖高峰超过8就紧张得不行
● 餐后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被称为糖耐量异常,不要过度焦虑,此时注意调整饮食即可,如还未缓解,请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控糖方案。
● 如果大于11.1mmol/L,则易发生慢性并发症,必须尽快就医。[3]
5.每天拼命运动,次次不落下
● 过量运动会抑制胰岛素的释放,导致血糖升高。
● 正常的运动时间总长每周150分钟以上为佳,每次控制在30~40分钟,运动时间应在餐后1小时,运动后可适量补充一些食物,避免低血糖的发生。[4]
6.食物都过称,精打细算精确到克
● 控制饮食不必如此细致,每天能量摄入占比: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45%~60%、脂肪20%~35%就算合理。
● 糖友们可以使用手掌法则进行估算。[2]
7.偶尔血糖表现好,就以为真的逆转了
● 胰岛功能的下降不可逆转,我们每天都在摄入葡萄糖,因此只能靠药物帮助控制血糖。
● 随意停药、任意吃喝、不坚持运动还可能出现并发症。[5]
8.认为得了糖尿病,总有一天会得并发症的,生活也没有希望了
● 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多样,除了日常做好血糖控制,糖友们还要定期体检,积极早筛,将并发症扼杀在摇篮之中。
糖友们要对糖尿病要有科学的认知,小罗也会尽力给大家科普,帮助大家做好血糖管理。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调节心情,必要时也是可以求助心理医生的哦~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10月??
「赶走坏情绪,控糖不焦虑」乐活日
糖友们可发帖分享自己的正能量生活。也可看看其他糖友是如何处理焦虑、抑郁等情绪,乐观面对生活,参与互动还可以赢好礼哦~
往期推荐
??测空腹几点准?燕麦豆奶低脂吗?3大冷门误区!
??购50片试纸,0元焕新血糖仪!速戳来参加>>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文末福利|警惕!这些想法可能加重你的糖尿病
- 糖尿病坏情绪八大坑,千万别踩了!
-
- 这款常用药阿司匹林又有新发现:可降低糖尿病、结直肠癌等风险
- “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使用小剂量(100毫克/天)阿司匹林可以将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15%。” 近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办的科学新闻网络EurekAlert发布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ASPREE关于阿司匹林研究的最新事后分析结果。 该研究结果将于2023年10月2日至6日在德国汉堡举行的2023
-
- Nature!单细胞测序突破性进展:Live-Seq技术让单个活细胞测序成为可能
- Nature!单细胞测序突破性进展:Live-Seq技术让单个活细胞测序成为可能
-
- 微小器官的宏大未来——类器官技术在临床研究和医学应用转化中的更多可能
- 微小器官的宏大未来——类器官技术在临床研究和医学应用转化中的更多可能
-
- 安装B2生物安全柜时需要满足这些要求
- 安装B2生物安全柜时需要满足这些要求
-
- 【有奖互动】从 ELISA 到活细胞:探索无限可能
- 【有奖互动】从 ELISA 到活细胞:探索无限可能
-
- 珀金埃尔默2400顶空进样器为您的化妆品检测提供更多可能性
- 珀金埃尔默2400顶空进样器为您的化妆品检测提供更多可能性
-
- 除了“糟心肉”,这些肉类质量安全问题也需关注
- 除了“糟心肉”,这些肉类质量安全问题也需关注
-
- 热点应用丨警惕!身边无处不在的邻苯二甲酸酯赛里安气质联用仪:快速检测邻苯二甲酸酯
- 热点应用丨警惕!身边无处不在的邻苯二甲酸酯赛里安气质联用仪:快速检测邻苯二甲酸酯
-
- 牛奶的这些脂肪酸可以测!
- 牛奶的这些脂肪酸可以测!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