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常用药阿司匹林又有新发现:可降低糖尿病、结直肠癌等风险
“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使用小剂量(100毫克/天)阿司匹林可以将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15%。” 近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办的科学新闻网络EurekAlert发布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ASPREE关于阿司匹林研究的最新事后分析结果。 该研究结果将于2023年10月2日至6日在德国汉堡举行的2023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公布。
ASPREE研究招募了年龄≥65岁、无心血管疾病、痴呆或残疾的社区居民,并将16,209名受试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阿司匹林组(100 mg/d,8086例)或安慰剂组。 (8123 例)。 结果显示,在平均4.7年的随访期间,总共记录了99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阿司匹林组459例,安慰剂组536例。 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司匹林组的糖尿病发病率降低了15%。
此外,早在2021年1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在《JAMA 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老年人中阿司匹林使用和结直肠癌风险”的研究论文”。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与降低结直肠癌风险相关,70岁之前开始使用可显着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2021年7月,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在《eCancerMedical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阿司匹林和癌症生存:对阿司匹林和18种癌症的118项观察性研究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分析了 18 种不同癌症的患者,发现阿司匹林可使癌症死亡人数减少约 20%。
尽管阿司匹林有一定的好处,但它也会引起副作用,例如增加出血风险。
2023年7月26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低剂量阿司匹林与健康老年人中风和脑内出血的风险”的研究论文。
研究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能无法有效地一级预防中风,但可能会使脑出血的风险增加38%。
2023年6月20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研究人员在头条《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Low-Dose Aspirin Versus Placebo on Incidence of Anemia in the Elderly: A Second Analysis of”的研究论文关于“阿司匹林减少老年人事件的试验”。
研究表明,每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贫血风险增加 20% 相关,研究建议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应考虑定期监测血红蛋白。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这款常用药阿司匹林又有新发现:可降低糖尿病、结直肠癌等风险
- “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使用小剂量(100毫克/天)阿司匹林可以将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15%。” 近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办的科学新闻网络EurekAlert发布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ASPREE关于阿司匹林研究的最新事后分析结果。 该研究结果将于2023年10月2日至6日在德国汉堡举行的2023
-
- 文末福利|警惕!这些想法可能加重你的糖尿病
- 糖尿病坏情绪八大坑,千万别踩了!
-
- 蛋白质组学从发现组学跃入临床怀抱的跨越之旅
- 蛋白质组学从发现组学跃入临床怀抱的跨越之旅
-
- 抗生素污染时空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丨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付晓燕老师等为新污染物治理贡献“金点子”
- 抗生素污染时空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丨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付晓燕老师等为新污染物治理贡献“金点子”
-
- 揭秘猫咪麻醉:如何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 揭秘猫咪麻醉:如何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
- 揭秘猫咪麻醉:如何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 揭秘猫咪麻醉:如何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
- 近期展讯 | 加速发现与创新之旅——丹纳赫邀您共赴第九届易贸生物产业大会
- 近期展讯 | 加速发现与创新之旅——丹纳赫邀您共赴第九届易贸生物产业大会
-
- 专栏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发现女性血清硫化氢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 专栏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发现女性血清硫化氢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
- 检测燃气泄露,降低燃气事故;控制甲烷排放,践行“双碳”目标丨ZERO天然气泄漏检测系统解决方案
- 检测燃气泄露,降低燃气事故;控制甲烷排放,践行“双碳”目标丨ZERO天然气泄漏检测系统解决方案
-
- 这些检测项目定义为高技术高风险 相关检测仪器要重点维护
- 风险程度赋值100(满分100)的检验项目共有190项,临床微生物和寄生虫检验项目数量最多达115项,主要内容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培养、鉴定、毒素检测以及抗菌药物耐药检测。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