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资讯中心>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的2023:困顿与征途

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的2023:困顿与征途

分类:前瞻 2023-09-27 11:16:13 9阅读次数

拥有COVID-19相关业务的IVD迫切需要恢复正常业务,以弥补COVID-19业务收入的下降。 但主营业务并非核酸检测等COVID-19相关业务的赛道,也面临着泡沫破灭的现实,例如肿瘤基因检测领域。

9月14日,一封头部肿瘤诊断公司的裁员邮件在业内流传:该公司没有按比例裁员,而是直接裁减了多个城市的LDT直销部门。

在NGS(“下一代”测序)赛道上,泛生子和燃石医疗都是国内一线企业,被称为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的“双星”。 两家公司成立之初就很受欢迎,在Pre-IPO融资中筹集了超过10亿美元,并于2020年在美国股市上市。

当时,燃石科技和泛生子走在肿瘤NGS基因检测的前沿。

在以靶向药物为代表的精准医疗背景下,除了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之外,用于伴随诊断和早期筛查的技术也逐渐走向临床应用,呈现出大规模、高通量、节能的特点。能力。 未知序列和突变的测序等优点。 尤其是对于泛癌早期筛查,NGS方法比PCR具有更大的优势。

我国肿瘤伴随诊断和早期筛查诊断市场空间巨大。 一位初级医药投资人提到,测序、成本降低、生物信息算法计算能力等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靶点与新药研发的一一对应关系越来越准确,推动了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的逐步扩大,推动了我国肿瘤伴随诊断及早期筛查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与相对成熟的伴随诊断市场相比,早期筛查是一片蓝海。 根据燃石医疗招股书,预计到2030年,中国59岁至75岁的癌症高危人群将达到5.22亿,2030年中国早期癌症筛查潜在市场规模为28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63亿。

燃石和潘胜子都是投资人和科学家的创始人组合,他们完美地讲述了这个故事。

然而,2021年下半年,随着市场开始下滑,两位双子星的股价从最高点下跌了90%以上。 2023年9月18日,燃石医疗收盘价首次跌破1美元,濒临退市。

从损益表来看,两家公司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亏损仍在加大,逐渐逼近10亿。

上述投资人提到,非上市肿瘤基因检测公司的处境其实比燃石、泛生子还要困难,但缺乏信息披露渠道,不足以让外界了解。 而且,这不是公司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共同问题。

短短几年间,肿瘤基因检测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

-01-伴随诊断危机

总体而言,诊断监测和药物研发服务收入是肿瘤基因检测公司业绩的主要支撑。

为肿瘤诊断和监测提供临床服务主要有两种方式:IVD模式(体外诊断)和LDT模式(自建实验室项目)。 事实上,只要患者购买了IVD试剂盒,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实验室使用,都是IVD模型。

但业内一般用院内和院外市场来区分。 如果患者的样本和费用不经过医院直接交给第三方实验室,则称为院外市场; 如果样品和费用从患者流向医院,则称为院内市场。

肿瘤基因检测一直以LDT和IVD为主,LDT模式的收入远高于IVD模式。 以泛生子为例,2020年至2021年,泛生子LDT业务收入与IVD业务收入的比例从3:1缩小至2:1。 一方面,COVID-19疫情减少了人们去医院接受治疗的次数。 另一方面,COVID-19检测增加了IVD业务量并拉大了差距。 到2022年,普通儿童的两项收入之比将变为9:1。

如今,LDT的收入已经开始下降。 一方面是COVID-19因素逐渐消除,另一方面来自监管部门的“紧缩魔咒”。

在LDT模式中,患者的检测样本需要通过一些渠道送到实验室所在的公司。 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渠道费用占比过高,侵蚀了基因检测公司的利润。 高额的渠道费用引发了利益输送、强行推广基因检测等各种乱象,促使监管部门加大了LDT整治力度。 今年5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个部门印发了2023年纠正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不正之风要点的通知。

近期的医疗反腐也对LDT业务造成一定影响。 不过,这也证明,合规入院进行IVD检测是一条更踏实、更安全的路径。

三级医院收治模式的难点在于流程复杂、收治周期长,尤其是高端资源的整合。 医疗器械营销培训专家王强透露,二代测序的核心客户是三级甲级医院,连三级乙级医院都买不起。 二代测序设备需要几百万的投资,小医院标本少,无法支撑测序设备。 营业费用。

一方面,如果代理商没有利润,他们就没有动力去代理销售; 另一方面,技术含量高、门槛高,代理商无法单独完成医院的开发。 因此,燃石医学、泛生子等肿瘤基因检测公司只能采取直销模式。

-02-被队友“抛弃”

在肿瘤诊断和监测举步维艰的当下,与药企合作的收入却突飞猛进。

所谓药企合作业务是指:检测公司与生物制药公司等研究合作伙伴进行前沿研究、开发和产品商业化。

药企合作业务的增长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直保持增长,基本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 由于合作伙伴大多是跨国药企,其开展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不会受到短期动荡的较大影响,药企合作业务才能稳定增长。

之所以强调“跨国药企”,是因为国内药企对伴随诊断合作不太重视。

按理说,伴随诊断试剂应该与药物研发有机结合,在临床I/II期初步验证药物的有效人群,并在临床III期作为药物筛选的靶标,指导患者用药药物上市后使用。

在国外,某些药物如果没有伴随诊断就无法获得医疗报销。 这个“硬链接”是我国上市公司估值背后的核心逻辑之一。

然而,国内不少药企谈论的是“想分手的爱情”——一旦药品通过二期单臂或有条件获批上市,且满足上市的监管要求后,一些药品就会被批准上市。药物研发公司将把伴随诊断踢开,降低商业销售门槛。 后果由患者自行承担。

伴随诊断本身和精准治疗应该相辅相成:更好的检测提供更准确的解决方案,让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获益,而药物的推广可以重新带动伴随检测产品量的增加。 但在中国,毒品才是整个体系中的“主唱”。

不过,CDE法规现在正在逐步加强对伴随诊断的监管要求,这对于检测公司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目前来看,与药企合作的收入占比并不高,属于“迫不得已的解决方案”。

在检验一家公司的营收走势时,最终检验的是伴随诊断医院市场的情况。

截至2023年6月30日,燃石医学院内部检测业务已与80家医院达成合作。 体现在财报上,根据燃石2023年半年报,LDT营收为6620万元人民币(910万美元),同比下降15.7%。 IVD收入为人民币5380万元(740万美元),同比增长57.5%,整体保持正增长趋势。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1 10:03:25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

0.1614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