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技术中心>【案例分享】显微镜下淋巴-静脉吻合术

【案例分享】显微镜下淋巴-静脉吻合术

来源: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分类:行业标准 2024-05-16 17:15:11 20阅读次数

应用超显微技术对四肢浅表淋巴管静脉进行吻合,手术损伤小、切口小、具有较高安全性,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此次在徕卡ARveo 8手术显微镜的支持下,浙江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李永峰主任、吴均医师及其团队成功完成显微镜下淋巴-静脉吻合术,欢迎阅读与分享!


长期以来,淋巴水肿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患者只能选择保守治疗暂时缓解症状。随着高端手术显微镜的推出,显微器械及显微缝线的改进,以及荧光淋巴显影技术的完善,应用超显微技术对四肢浅表淋巴管静脉进行吻合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该手术还具备损伤小、切口小、较高安全性等优点。

——引用于: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0,36(04) 

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李永峰主任及其团队,已成功完成显微镜下淋巴-静脉吻合术(LVA)一百余例。


病例分享:

1

患者老年女性,70岁,13年前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手术,术后化疗,放疗。

2

术后3年余出现上臂水肿,伴局部肿胀感,无活动受限,抬高患肢后可自行缓解。

3

术后5年肿胀蔓延至前臂,抬高患肢后肿胀无法缓解。

4

后多次并发上肢淋巴管炎,抗炎治疗后有好转,水肿无消退,色素沉积。


查体:

右腋窝凹陷明显,约6*5cm区域,凹陷约3cm,胸壁皮肤可见色素沉积。右上臂、前臂肿胀明显,皮肤褶皱部分消失,皮肤角化,凹陷征阳性,stemmer征阳性,ISL分期:IV期。


手术治疗方案:

右侧腋窝瘢痕松解联合上肢淋巴管-微静脉吻合(生理性重建淋巴引流)


手术过程:

第一步,找到血管,暴露出微小静脉。

第二步,探查淋巴管,通过血管荧光功能来完成这一步,AR荧光(GLOW800)可以做到在白光下仍然可以分辨出淋巴管,做到双验证。

第三步,在20倍左右的倍数下将淋巴管与血管进行吻合。先把血管剪断,同时确保血管不会发生反流。接着把血管和淋巴管摆在一起做端端吻合。我们的经验是会放5-0的缝线,进入淋巴管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缝合的时候缝到的管壁对侧去。使用11-0的缝线进行缝合。

缝合临近结束前,取出支撑用缝线。

第四步,缝合后通过血管荧光验证吻合效果。此时,AR荧光再一次发挥作用,帮助术者再一次完成双重验证。

术后右上肢消肿效果良好(见上图),水成分明显改善,从4.36L快速下降到2.6L(见下图,术前术后右上肢水成分分析)。

完整手术视频

请专业医疗人士扫描二维码观看





徕卡小课堂



Q

什么是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是因外部或自身因素引起的淋巴管输送功能障碍造成的渐进性发展的疾病,多发生在肢体。早期以水肿为主,晚期以组织纤维化、脂肪沉积和炎症等增生性病变为特征。随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攀升,癌症治疗后的淋巴水肿已经成为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主要病因。



Q

什么是淋巴管-微静脉吻合术(LVA)?

通过超显微淋巴管吻合术,吻合管径 0.1-0.8mm 的淋巴管与微静脉,重建淋巴回流通道,生理上符合淋巴循环动力学的特点,成为治疗严重、易复发的阻塞性淋巴水肿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前通过超声高频探头及超声造影体表定位淋巴管及静脉,予吲哚菁绿显影确定有功能的淋巴管,术中结合荧光显影寻找暴露待吻合淋巴管。



专家介绍

李永峰 

浙江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 

乳腺癌微创无痕根治术;乳房再造术;副乳腺、男性乳腺发育微创无痕术;四肢淋巴水肿、浆细胞乳腺炎外科治疗


 研究方向 

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省部级;长链非编码 RNA POU3F3 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机制研究,厅局级;补肾调肝饮在乳腺癌剂量密集型新辅助化疗中应用研究,厅局级。研究领域:全腔镜乳腺良恶性肿瘤微创外科治疗;乳腺癌化疗疗效精准预测及逆转耐药;术后肢体淋巴水肿形成机制研究。


 成果奖项 

论文发表:The role of radiotherapy in metaplastic breast cancer: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analysis of the SEER database,J Transl Med,2019/09/01,IF:4.12;LncRNA AWPPH as a prognostic predictor in human cancers in Chinese population: evidence from meta-analysis,bioscience report,2021/06/01,IF:3.84;RNA Sequencing Uncovers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perable Breast Cancer,Medical science moniyor,2017/02/01,IF:;Digit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World J Surg Oncol,2018/02/26,IF:;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prognostic nomogram for metaplastic breast cancer,BJBMS,2021/06/01,IF:。


 社会任职 

浙江省肿瘤微创外科联盟,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乳腺肿瘤专委会乳房重建学组,秘书;中国康复医学会,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中华医学会乳腺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淋巴水肿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微创美容学组,委员。



声明: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知识产权为徕卡、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经许可授权后,欢迎转发、分享,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


相关产品

本病例相关医疗设备

ARveo 8


徕卡显微咨询电话:400-630-7761

关于


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作为德国著名的光学制造企业,徕卡显微成像系统拥有170余年显微镜生产历史,逐步发展成为显微成像系统行业的领先的厂商之一。徕卡显微成像系统一贯注重产品研发和最新技术应用,并保证产品质量一直走在显微镜制造行业的前列。


始终与科学界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推出为客户度身定制的显微解决方案。徕卡显微成像系统主要分为三个业务部门:生命科学与研究显微、工业显微与手术显微部门。徕卡在欧洲、亚洲与北美有7大产品研发中心与6大生产基地,在二十多个国家设有销售及服务分支机构,总部位于德国维兹拉(Wetzlar)。

标签: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