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技术中心>孩子咳嗽老不好?可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

孩子咳嗽老不好?可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

来源: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操作使用 2023-10-17 11:15:58 1阅读次数

开学的这段时间,广大家长在饱受孩子作业“摧残”的同时,又遇到了新的头疼问题:孩子从学校回来后会突然发烧发热、食欲不振、反复剧烈咳嗽还老不好,很可能是感染了近期高发于儿童间的支原体肺炎。根据中国疾控消息,近期我国支原体肺炎发病数有所上升,尤其是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比较明显。


支原体肺炎到底是啥?一分钟快速了解 ??

引发肺炎的原因一般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感染。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可导致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如控制不好,肺炎支原体感染很容易由简单的上呼吸感染诱发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表明,10%~40%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会最终发展成肺炎[1-2],肺炎支原体也是8-15岁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占到8%-40%[3-4]



怀疑感染了支原体肺炎怎么办?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于儿童的危害性很严重,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且久咳不愈,应该尽早就医确诊,进行对应治疗。目前,关于呼吸道感染的检查方法有血常规检查、抗原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等方法。血常规检查不能明确具体是哪一种病原感染,抗原抗体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欠佳,而核酸检测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成为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标准。



肺炎支原体(MP)核酸检测试剂已获得国内NMPA三类注册及欧盟CE认证,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有内标质控,可有效防止假阴性发生。配合天隆系列核酸提取设备、试剂及检测设备,操作简便,并可有效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支原体肺炎专用预防小锦囊 ??

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通过以下途径可有效预防:

??  注意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  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

??  在家、幼儿园、学校等场所注意通风消毒;

??  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聚集。


此外,支原体肺炎目前没有专用疫苗,一旦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常见的头孢、青霉素等抗生素对其无效,需要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支原体肺炎高发季已经来临,家长一定要注意按照上述要求做好预防,出现症状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 年 版) [J]. 中 华 实 用 儿 科 临 床 杂 志 ,2015,30(17):1304‐1308.DOI: 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5.17.006.

[2]S?ndergaard MJ, Friis MB, Hansen DS, et 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J]. PLoS One, 2018,13(4):e0195288.DOI:10.1371/journal.pone.0195288.

[3]Jain S, Williams DJ, Arnold SR, et al.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requiring hospitalization among U.S. Children[J]. N Engl J Med, 2015, 372(9): 835‐845. DOI: 10.1056 / NEJMoa1405870.

[4]Chen K, Jia R, Li L, et al. The aetiology of community associated pneumonia in children in Nanjing, China and aetiological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age and season[J]. BMC Public Health, 2015, 15: 113. DOI: 10.1186 /s12889‐015‐1422‐1.



文字:梁玉翠

美编:梁玉翠

责编:李   驰


标签: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