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资讯中心>全国试剂最低价联动开始

全国试剂最低价联动开始

分类:商机 2023-09-25 13:54:30 0阅读次数

9月22日,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关于应用国家医保招聘采购管理子系统的通知》。 清除:

新省级平台(省级招聘子系统)将于2023年9月26日0时正式上线。为保证药品(医用耗材)交易顺利过渡,原省级平台暂时保持运行; 10月16日起,关闭原省级平台采购功能,仅保留在途业务。

也就是说,从9月26日开始,江苏省将全面上线使用全国统一耗材招聘平台!

无独有偶,广东省9月19日刚刚宣布,10月起将在广东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开展全国医保系统医用耗材(国家组织的人工关节、骨科脊柱除外)采购业务。 2023年1月1日,信息平台药品、医用耗材招聘采购管理子系统进行采购交易。

9月1日,山东省还发布通知,自2023年9月15日起,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将正式应用药品医用耗材招募管理子系统的药品交易功能。

此外,广西于9月15日开始试运行,并将于10月16日全面利用招聘采购子系统完成医用耗材网上采购; 9月11日,全国统一招聘采购系统将在上海全面启动。 ; 四川省药品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也于9月1日正式上线。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兵团上线了招聘子系统,大部分已完成对接工作。

只有天津市、辽宁省、湖南省、吉林省、云南省、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尚未有招聘子系统上线的信息。 预计未来进程将加快,真正实现全国上线! (见文末图,全国24个省份招聘采购子系统现状)。

国家定调!招聘子系统大显威力

全国统一招募子系统的密集上线,正是因为国家医保局要全面推进耗材招募子系统功能的完善和应用。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医保信息平台招聘采购子系统数据质量管理推进会上,国家医保局明确要求推动招聘采购子系统各项功能部署应用,加强医用耗材数据采集从网络连接、采购、结算等方面。 监督。

与此同时,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施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近日在业内流传,其中明确省药品集中采购机构要依托国家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招聘子系统,提高集中采购实施的信息监控能力,保证与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

也就是说,国家采购子系统将全面启动对集中采购实施情况的监管,利用系统大数据对药品耗材价格、集中采购供应和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精准监控。

耗材采购彻底重塑!影响机械企业的四大变化

随着功能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全国医保信息平台招募采购子系统在各省份的落地,将为医疗领域的网络连接、采购、结算等各方面带来变化和重点。耗材覆盖全国。 塑料!

挂网方面

在新旧平台更替之际,不少省份对耗材编码乱象实施“大清理”,导致大量医用耗材因“重复编码、分解编码”而退出公立医院采购。

为此,山西省医药装备集中采购网此前发布通知,新采购子系统上线后,未完成医保码维护的耗材产品将取消入网采购资格,并暂时退出来自公立医院采购; 安徽省去年上线新系统半年后,就有超过10万件耗材因编码错误原定下网。

价格

招聘子系统带来的网上价格数据共享,给消费品价格监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今年以来,湖北、河北、陕西、四川等省份陆续利用国家采购子系统对所有网挂耗材进行全国比价联动。 如果企业未能在期限内调整价格,或者隐瞒外省价格,其产品将被直接踢出集中采购网络。 全国共享“最低采购价”的时代真正到来了。

集中采购执行

国家采购子系统在集中采购的供应量和采购量监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可对采购、配送、使用进度、非精选产品使用情况等进行全方面监控。今年4月,江西省鹰潭市通报了人工关节、关节置换等8批次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情况。贵溪市人民医院等数十家医疗机构被点名。

在统一平台大数据精准实时监控下,企业供应配送不达标、医院使用不足、违规使用未选产品等问题将无法掩盖。

沉降

依托国家统一采购平台,不少省份明确,凡是涉及医疗耗材大宗采购的产品,均实行医保直接结算。 全国推广医保消费品直接结算的省份已达16个。

随着全国招工子系统的落地以及医保基金与企业直接结算模式的逐步推广和完善,医保、医院、供应商之间多年来难以解决的“三角债”问题正在得到解决。有望从源头解决。

现阶段,全国统一耗材招聘平台的全面实施已经临近。 随着行业加速变革重塑,相信距离真正形成全国耗材管理“一盘棋”格局已经不远了。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1 10:03:25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