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资讯中心>【精彩回顾】石家庄与太原类器官 3D 培养和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圆满落幕

【精彩回顾】石家庄与太原类器官 3D 培养和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圆满落幕

来源:广州云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分类:标准 2024-05-25 20:45:05 16阅读次数


2024 年 5 月 16 日至 17 日,Molecular Devices 公司在石家庄和太原成功举办了用户会。共有一百多位两地的嘉宾参与了此次会议,共同探讨了类器官以及高内涵技术的最新应用和发展趋势。




在会议上,安胜军教授分享了在血管类器官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人脐动脉干细胞精准分化为血管类器官的实验设计,并深入解读了血管类器官的形成与鉴定过程。


在报告中,安老师明确指出,通过特定的诱导分化技术,huaMSC 能够成功转化为血管类器官。这些血管类器官不仅具备完整的血管结构,还展现出低免疫原性的显著特征,可在小鼠(如 NOG 小鼠)体内能够稳定存活。经 huaMSC 诱导分化形成的血管类器官,可用于多种血管性疾病的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和移植发挥重要的作用。



马隽教授则围绕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研究及可能干预方法的探索研究,分享了近年来通过干细胞 2D 神经分化与 3D 类器官构建模拟神经退行性疾病,对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改善作用的机制与有效性评价等相关工作成果以及心得体会。



何康信博士深入分享了个体化肿瘤类器官在药敏检测、类器官样本(活)库建设及其科研应用,以及类器官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前沿技术为疾病的精准治疗和新药开发带来了重要的变化。何博士表示在类器官研究中基于 AI 图像识别的数据的技术有助于更广泛地推广利用基于表型的药物筛选和创新药开发。 类器官及其微流控芯片是当前极优秀的体外研究的疾病模型(之一)可参与临床前(药筛、药效、安评)、临床研究。



杨博总监介绍了类器官作为体外模拟人体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强大工具,为疾病建模、药物筛选等提供了重要支持。随后,围绕类器官技术在个性化医疗、精准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同时也讲述了目前可以提供的类器官一体化服务。



Molecular Devices 产品经理苏园园博士也分享了宝贵见解。苏博士指出,在药物研发与政策监管的双重推动下,类器官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高效性与精准性带来了新希望。然而,当前类器官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实现培养的标准化与可重复性,以及如何利用自动化提高效率。为此,Molecular Devices 推出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该产品以标准化、高通量、高重复性为导向,结合高内涵技术,实现了类器官从培养到表型评价的一体化生产与检测,有力推动了基础科研、个性化医疗、药物开发及再生医学的发展,实现了体外模型的自动化培养与高通量检测。




两地用户会,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促进了探讨 3D 细胞、类器官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高内涵成像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此次会议,他们不仅了解到了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还结识了众多业内专家和同行,为未来的合作和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Molecular Devices 将继续关注类器官最新进展,不断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公司也将继续举办类似的用户会活动,为用户和业界专家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




关于美谷分子仪器

Molecular Devices 始创于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硅谷,并在全球设有多个代表处和子公司。2005 年,Molecular Devices 在上海设立了中国代表处,2010 年加入全球科学与技术的创新者丹纳赫集团,2011 年正式成立商务公司:美谷分子仪器 (上海) 有限公司。Molecular Devices 以持续创新、快速高效、高性能的产品及完善的售后服务著称业内,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在生命科学研究、制药及生物治疗开发等领域蛋白和细胞生物学的创新性生物分析解决方案。






诚信、专业  |  开拓、创新

云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作为专业性的产品供应公司,始终不懈地跟踪各学科的发展前沿,努力将最新、最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推荐给国内的研究人员,以使中国的研究发展紧跟世界潮流。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