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技术中心>关于这个Ⅰ类致癌物,你需要知道的知识

关于这个Ⅰ类致癌物,你需要知道的知识

来源: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操作使用 2023-11-24 10:40:43 15阅读次数

提起幽门螺杆菌(Hp),人们常会将它与胃酸、口臭、消化不良联系到一起,大多数人对Hp感染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并不高。事实上,幽门螺杆菌早在1994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是胃癌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1]。接吻会感染幽门螺杆菌吗?它的危害还有哪些?感染后如何治疗?预防的关键措施是什么?关于幽门螺杆菌,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01

接吻可能会传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在20世纪70年代被澳大利亚医生罗宾·沃伦和马歇尔发现,它是一种隐藏在人体唾液、牙菌斑、胃粘膜和粪便中,通过“粪-口”或“口-口”等消化道途径传播感染的细菌,具有人群感染率高、疾病负担重、耐药率高等特征。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口口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进食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水或食物、共用餐具、接吻等都有可能被传染。



02

感染后需重视,否则多种疾病找上门


中国是世界范围内幽门螺杆菌高发地区,也是全球发生胃癌病例较多的国家。大部分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症状,如不体检很难发现。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臭、腹胀、恶心、反酸等症状,严重时消化性胃溃疡、胃癌等都有可能找上门来。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比例为40%-80%[2],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成人感染率高于儿童,这种细菌一旦感染后难以自愈,不尽早治疗将维持终生感染状态。临床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胃部恶性肿瘤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避免胃癌发生[3]。

03

治疗前耐药性检测很关键


近年来,铋剂四联方案(包括一种铋剂、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生素)成为临床广泛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一线方案,但随着抗生素耐药现象越来越普遍,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治疗效果和根除率受到极大影响,提前掌握个体抗生素耐药性成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关键。国内外相关权威指南及专家共识也都建议:治疗前应进行幽门螺杆菌相关耐药性检测。



幽门螺杆菌及其耐药基因检测解决方案可检测近20个基因位点多态性,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同时,为包括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在内的5大类常用抗生素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搭载天隆自主研发分析设备1小时左右出具结果,辅助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感染及耐药诊断。

细菌如此顽固,如何有效预防呢?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公筷!公筷!公筷!



平日聚餐吃饭尽量分餐或使用公筷,餐具定期消毒,禁止口对口喂食;家庭若出现感染者,要尽量使用专属餐具直到治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牙具、避免使用未熟透的食品等。

呼吁您:做好以上预防措施,让我们共同筑牢胃病“元凶”幽门螺杆菌的防御屏障。



参考文献:

[1] 尹硕鑫,王淑萍等,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发生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23,45(2):212-213.

[2] 项利娟,朱新建,黄德富等,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8): 1710-1711+1727.

[3] 周雄杰,吕志刚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影响因素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6): 2490-2493.



文字:梁玉翠

美编:梁玉翠

责编:李    驰


标签: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