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谱实验产品方案丨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23种全氟化合物检测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全氟化合物(PFCs)是这几年的检测热点。全氟化合物(PFCs)是指化合物分子中与碳原子链接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所取代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全氟羧酸类(PFCAs)、全氟磺酸类(PFSAs)、全氟磺酰胺类(PFASs)等,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润滑剂、表面活性剂、食品包装、不粘锅涂层、电子产品、防火服、灭火泡沫等领域。PFCs因其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已被列入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由于全氟辛烷磺酸PFOA被限制生产和使用,氯代多氟烷基醚磺酸盐(Cl-PFESA,如F-53B)、六氟环氧丙烷二聚酸(HFPO-DA/Genx)作为PFOS的替代品,近年来工业用量增幅明显。2023年3月14日美国环保局EPA就将Genx列入拟制定的国家初级饮用水法规(NPDWR)标准里。
全氟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 也是这几年风险监测持续关注的项目。在此推出整套产品方案。
食品中的全氟化合物检测,有别于纺织品和水质样品的情况。动物性食品中的脂类对样品里微量的全氟化合物的提取会形成严重干扰。 CNW去磷脂PPRPro小柱主要应用于生物样品、动物性食品等含有大量磷脂类干扰物的复杂基质处理,能有效去除磷脂等干扰物,减少离子抑制,延长色谱柱和仪器寿命。目前去磷脂小柱代表为国外品牌,但价格较高,检测成本高。CNW去磷脂PPRPro小柱不仅可以用于食品行业中的二步除杂模式,也可以用于临床样品中的三步富集模式,可以满足不同行业检测的需要。能够实现仅用一款产品完成进口品牌的全面替代。
全氟化合物的检测中,聚四氟乙烯等含氟塑料可能含有目标化合物,造成干扰。在样品保存和制备过程中,样品瓶、瓶盖、量杯、离心管、滴管等器具应使用聚丙烯塑料材质,不应使用含氟塑料或玻璃材质。液相色谱溶剂管路和固相萃取装置管路可能引入目标化合物,可使用聚丙烯材质或者不锈钢材质管路以消除干扰,也可在仪器中使用捕集柱以避免干扰。提供聚丙烯样品瓶及聚丙烯/硅胶盖垫,聚丙烯容量瓶、量筒, 低本底的LC/MS级别试剂, 能有效避免实验器材的本底干扰。现货产品,请速速联系我们业务员!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安谱实验产品方案丨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23种全氟化合物检测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全氟化合物(PFCs)是这几年的检测热点。 全氟化合物(PFCs)是指化合物分子中与碳原子链
-
- 全氟化合物(PFCs)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顽疾"
- 全氟化合物(PFCs)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顽疾"
-
-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直接分析17种水中PPT级的全氟化合物
-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直接分析17种水中PPT级的全氟化合物
-
- 新污染物-全氟化合物检测 | 曼哈格BePure提供相应混标及同位素内标
- 选择曼哈格BePure,选择专业、高效、实惠,让环境污染物检测更轻松、更放心!
-
- 【Application Note】快速、高效、高通量的土壤全氟化合物提取方法
- 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一种使用微波技术的高通量提取系统作为传统PFAS样品制备技术的替代方案。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有效地从固体基质中提取PFAS。
-
- 安谱实验-IDEX液相色谱常用耗材配件——接头、管路、两通、三通、过滤器
- 安谱实验-IDEX液相色谱常用耗材配件——接头、管路、两通、三通、过滤器
-
- GB 5009.26-2023食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 GB 5009.26-2023食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
- 福斯轻松测 | 食品中的N-亚硝胺类化合物
- 福斯轻松测 | 食品中的N-亚硝胺类化合物
-
- 食品新标准应对|食品中N-亚硝胺化合物测定(GB 5009.26-2023)
- 食品新标准应对|食品中N-亚硝胺化合物测定(GB 5009.26-2023)
-
- 仪器原理丨为什么检测含硫、含磷的化合物要选择SCION PFPD检测器?
- SCION 特有的PFPD(脉冲式火焰光度检测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火焰光度检测器,特别适合于对含硫、含磷化合物的选择性检测。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