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技术中心>[科研前线│CIRAS-3] 叶形、种植密度和施氮量通过改变冠层的直射光和漫射光分布影响大豆产量

[科研前线│CIRAS-3] 叶形、种植密度和施氮量通过改变冠层的直射光和漫射光分布影响大豆产量

来源:汉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技术参数 2023-12-08 16:38:38 22阅读次数

欢迎点击「」↑关注我们!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及个人转载摘编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智慧生态农作宁堂原教授、李耕副教授团队的学术论文“Leaf shape, planting density,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affect soybean yield by changing direct and diffuse light distribution in the canopy”在线发表在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生物学2 IF=6.5。文章研究了田间不同密度和氮肥用量的大豆群体内光能类型-直射光、漫射光的比例变化,并使用美国PP SYSTEMS公司生产的CIRAS-3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结合群体同化室测定了不同光能类型下作物冠层的表观光合速率,研究了卵圆型和披针型叶片大豆在不同密度和氮肥投入下,对冠层直射光和漫射光的利用效率差异。

该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叶型大豆冠层光环境的差异主要是由直射光的变化引起的(图1)。种植密度影响大豆冠层光强的空间分布,氮肥在种植密度的基础上影响植物茎叶的发育,进而调节SLA以优化冠层光合能力(图2)。披针型大豆冠层的直射光分布均匀,比卵圆型冠层更耐密植;卵圆型冠层的漫射光环境改善了中、低冠层的叶片适应性,漫射光利用效率更高(图3)。直射光对产量的贡献率显著高于漫射光,两个品种在不同氮密度组合下表现相同。直射光对披针型冠层产量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卵圆型冠层;与漫射光相比,直射光分布的均匀化有利于促进冠层内的光合和氮素匹配,增加群体的光合积累,为提高产量奠定基础(图4、图5)。卵圆型冠层的漫射光利用效率明显高于披针型冠层。与披针型冠层相比,随着氮和密度的增加,卵圆型冠层的漫射光比例增加,漫射光利用效率和漫射光下产量显著提高(图4、图5)。结果表明,披针型冠层更适合密植,适合密植和施氮的栽培技术,获得高产,而卵圆型冠层具有增密宽行增产潜力。

图1 大豆植株分支鲜重、主茎-分支夹角、累积光子通量和 PAR 截获率之间的相关性

2 比叶氮(NA)与PAR截获量间的相关性

图3 冠层表观光合速率相关性分析 

图4 氮素利用效率(NUE)、光能利用效率(LUE)与SLA和NA的相关性分析 
图5两个品种的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变化对直接光和漫射光利用效率影响的途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耕作与生态研究团队赵伟博士、任廷虎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农学院李耕副教授、宁堂原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双一流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 org/10.1016/j.plaphy.2023.108071

标签: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