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技术中心>珀金埃尔默公司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谱学组分表征与应用课题组共建“半导体材料质谱分析联合实验室”

珀金埃尔默公司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谱学组分表征与应用课题组共建“半导体材料质谱分析联合实验室”

来源: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分类:工作原理 2024-05-24 11:00:09 29阅读次数

2024年5月16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谱学组分表征与应用课题组今日正式宣布成立“半导体材料质谱分析联合实验室”,并举行挂牌仪式。此次合作聚焦于半导体材料的前沿研究与应用开发,旨在加速新材料的发现与产业化进程,推动半导体产业的技术革新。亚太市场总监王海鉴, 中区销售经理张亮,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谱学组负责人汪正出席本次活动。


△揭牌仪式





活动中,亚太市场总监王海鉴表示:

半导体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基石,对于推动信息技术、能源转换和存储等关键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非常荣幸能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谱学组这样顶尖的科研团队合作,共同建立‘半导体材料质谱分析联合实验室’。这一联合实验室将集合我们在材料分析技术和硅酸盐所在材料科学的深厚研究实力,为半导体材料的突破性进展提供强大的创新引擎。


△亚太区市场部总监

王海鉴先生发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谱学组分表征与应用课题组组长汪正在致辞中表示:

通过与的紧密合作,我们期望能够整合双方在材料表征、分析测试以及应用开发方面的优势资源,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研发平台。这不仅将促进半导体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更将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汪正研究员发言




未来,双方将依托“半导体材料质谱分析联合实验室”这一平台,深化在高端人才交流、技术培训、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探索半导体材料的无限可能,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实验室照片

△PerkinElmer NexION 

5000G ICP-MS


实验室照片

△PerkinElmer NexION

2000G


左滑查看更多信息





关于



是一家全球性的分析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业务范围包括领先的OneSource现场和实验室服务业务,服务于生物制药、食品、环境、安全和应用终端市场,旨在加速科学成果的取得。自1937年以来,PerkinElmer一直是实验室分析和管理的可信赖合作伙伴,如今通过广泛的原子吸收光谱、分子光谱和色谱仪器、耗材和试剂来完善其服务范围。公司拥有逾6,000名全职员工,为35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perkinelmer.com





关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谱学组分表征与应用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谱学组分表征与应用课题组是国内最早开展原子吸收、发射光谱、等离子体质谱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课题组之一,多年来一直从事无机材料成份表征和研究工作。课题组现有工作人员7人,博士3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4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10人。


现有光谱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和原子吸收光谱仪(AAS)),质谱仪(ICP-MS)、色谱仪(离子色谱仪(IC)和液相色谱仪(LC))、比表面和孔径分析仪及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等20台套大型仪器设备,其总价值已超过2000万元。


课题组曾先后负责科技部国家仪器研制重大专项、中科院仪器研制项目和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和面上基金和上海科委基金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Chem. Eng. J.,Anal. Chem., J. Anal. At. Spectrom.,Spectrochim. Acta Part B,Anal. Chim. Acta等发表论文100余篇,是国际和国内期刊《Atomic Spectroscopy》、《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和《理化检验-化学分册》编委。出版学术专著2部,建立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5项,企业标准10余项。获授权国内专利20余项,美国专利1项。2010和2018年两次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励( 排名均为第一)。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www.sic.cas.cn/zcbm/kybm10/ktzjj/ceshi2/


 关注我们

标签: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