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技术中心>【应用】甘蔗按质论价,快来看看步琦在线近红外如何帮你实现品质控制

【应用】甘蔗按质论价,快来看看步琦在线近红外如何帮你实现品质控制

来源:步琦实验室设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分类:应用方案 2023-12-08 15:07:47 14阅读次数

在线近红外实现甘蔗按质论价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分析技术的局限性,按质论价的原料的收购体系在我国甘蔗制糖企业一直没有真正建立,甘蔗收购也一直沿用按重量(吨蔗)的收购计价方式,蔗农也因此一味追求高产量,轻质量。低质量甘蔗来料大大增加了糖厂的生产消耗。近红外技术由于其快速,准确,很少需要样品制备的特点,正越来越被国内外制糖企业采用,并进行按质论价收购。


近红外光谱属于分子光谱的研究范畴,它介于电磁波谱的 800-2500nm, 主要是分子中 C-H, O-H, N-H, S-H 等化学键的组频吸收带和倍频吸收带。同传统的分析相比,近红外光谱具有快速、准确、几乎不需样品制备等优点。主要测试指标包括锤度,糖度,色度,浊度、粒度、固形物等。


糖厂对进厂甘蔗质量特别是含糖分指标的监测是一个难题,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工作量大、分析速度慢,常常因为分析数据滞后而影响了生产的进度。另外相对于入榨蔗量与样本量非常微小,样本代表性不足,即便后来一些糖厂在蔗带采蔗丝代替在蔗场采整条甘蔗,样本的代表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因为数据少,每个月只做 3~4 个样本,未能全面准确评价入榨甘蔗质量,对甘蔗砍运监督管理、促进提升砍运管理、提高入榨甘蔗质量的力度还十分有限。任何一家制糖生产厂,全面准确掌握所有入榨甘蔗的质量对糖厂的生产管理、促进提升砍运管理,不断提高甘蔗质量,可实现高糖分、高产糖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为下一步改变甘蔗收购方法方式,实施进厂甘蔗按质论价的目标打下基础。瑞士步琦在线近红外光谱在整个甘蔗收购的品质控制和过程监控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1

应用案例

在线近红外安装点:甘蔗破碎工序之后,初榨工序之前的蔗料链式传送带。该位置的甘蔗丝,已经完成了破碎工序,混合比较均匀。


在线近红外系统安装示意图


甘蔗丝的在线检测指标


甘蔗丝的定标模型曲线


步琦近红外光谱仪特点,根据客户需求量身配置:


选项包括

  1. 超高速探头

  2. 更宽的 NIR 波长范围

  3. 可见光范围

  4. 高分辨率 CCD 摄像头

  5. 无线传输技术集成


步琦在线近红外


2

结论和展望

在线近红外系统用于日常检测蔗丝的质量,实时在线检测蔗丝的准确度高,可以用来代替常规化验分析的方法,取消初汁压汁采样分析,用近红外数据代替。


在线近红外检测入榨甘蔗糖分,可为下一步收购原料甘蔗实施按质论价打下基础,促进蔗农选择种植高糖品种,改变长久以来只追求产量的单一思维,实现蔗农及糖厂双赢,方案如下:①利用当前安装使用的在线近红外系统,配套相应的蔗带运行监控及记录系统,准确识别每车进入生产线甘蔗,在甘蔗倒入蔗槽时建立开始进入标志位及结束进入的标志位。②通过运动控制统计方法,统计初始标志位与结束标志位,统计该车甘蔗通过近红外糖分分析仪的运动轨迹过程(计量通过翻板机的一级带、匀速除泥带、翻板机的二级带;车间一级带、车间二级带到检测仪部分的过程)。仪表识别整个过程后,采用该车甘蔗的中间分析部分(如:20%~80%可设定)的平均值糖分含量作为该车甘蔗含糖分。③采用计算翻板机蔗带及蔗带的实际长度建立真实的运动轨迹计量。可以真正实时反映并追踪在蔗带上的甘蔗的位移轨迹直到甘蔗位移到近红外糖分检测设备。进而确定每车甘蔗的测量范围,最后经过对该车甘蔗所有数据计算平均值,即得出每车进厂入榨甘蔗糖分。④甘蔗糖分数据与农务甘蔗款结算系统中的按质论价计算公式关联并计算出每车入榨甘蔗的蔗款。


除了在甘蔗收购,步琦在线近红外技术开目前已用于制糖过程的各种样品分析包括蔗汁,破碎蔗,蔗渣、原糖,成品糖等应用。如需了解详情,请联系我们。



长按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或拨打联系电话:

400 - 880 - 8720


微信公众号

淘宝官方旗舰店 

瑞士步琦

标签: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