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技术中心>探究影响植物叶片表面润湿性和自由能的因素

探究影响植物叶片表面润湿性和自由能的因素

来源:广州贝拓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分类:操作使用 2023-11-22 11:42:23 18阅读次数
植物叶片的润湿性直接反映了叶片的亲水性,亲水性是影响液体农药附着力的关键因素,也影响植保产品(PPP)的功效,一般用接触角和表面自由能(SFE)来量化叶片表面的润湿性。

PPP利用率一般是指发挥病虫害防治作用的PPP占PPP总量的比例。在常规喷施技术下,PPPs的有效利用率仅为20-30%,且仅有一小部分能沉积在目标作物上。液滴·落在植物叶片表面的过程中,一些液滴会附着在叶片表面,而另一些液滴会破裂、反弹、从上滑落。

He等通过研究水稻和油菜叶片的SFE差异,以及多种因素对润湿性的影响。即考察作物类型、叶片表面、探针液、叶片状态对接触角的影响以及水稻和油菜叶片中SFE及其组分的差异。测定了三种探针液体(去离子水、甲酰胺和乙二醇)在水稻和油菜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接触角,并比较了油菜叶片状态(油菜第六叶和油菜第一叶)。采用OWRK方法计算了水稻和油菜叶片的SFE及其极性组分和色散组分。

探针液在水稻和油菜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测量结果见表1。分别以去离子水、甲酰胺和乙二醇为试液时,水稻和叶片表面的接触角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甲酰胺和乙二醇的接触角都比去离子水小,这是由于其表面张力较低。此外,水稻正面接触角高于背面,这与油菜新叶的接触角一致,而油菜老叶正面接触角低于背面。

表1. 探测液在水稻和油菜叶片上的接触角


图1比较了用不同PPP测试的四种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可以看出,四种固体表面的亲水性从高到低依次为WSP、蜡、油菜叶和水稻叶。当使用水进行实验时,只有与WSP的接触角小于90°并且表现为亲水性,而具有稻叶、油菜叶和蜡的水滴表现为疏水性。此外,用三种PPP替代水滴后,水稻叶片的润湿性由疏水性变为亲水性,其中吡蚜酮的使用使水稻叶片的润湿性大大提高,接触角降低到80°左右。

图1. 接触角随固体表面和PPP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考察PPP浓度对油菜叶片润湿性的影响,将20%可湿性粉剂三环唑、40%可湿性粉剂二甲沙龙和25%悬浮剂异丙二酮按农化标签推荐用量分为不同浓度梯度。接触角随三种ppp浓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三环唑是一种保护性杀真菌剂,具有较强的内吸收性,其接触角在42°~ 50°之间波动,随着浓度的增加有缓慢减小的趋势。总的来说,接触角随三环唑浓度的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二甲沙龙是一种强效杀菌剂,是三种PPP中最常用于油菜的杀菌剂。随着二甲氰胺浓度的增加,接触角的降低幅度最大,在较低浓度时,油菜叶片的润湿性几乎没有改善,接近于水与油菜叶片的接触角(96.56?)。随着二甲沙龙浓度的不断增加,油菜叶片的润湿性显著增加,当浓度达到10 g/L时,接触角下降到80?左右。此外,异丙酮是一种范围广、效率高的接触式杀菌剂。其接触角随异丙二酮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且在63?~ 86?范围内波动较大。

图2. 接触角随PPP浓度的变化


参考文献:

[1]He, Y., Xiao, S., Wu, J., Fang, H., Influence of Multiple Factors on the Wettability and Surface Free Energy of Leaf Surface[J]. Applied Sciences, 2019, 9(3), 593.




标签: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