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技术中心>国仪量子携手清华磁共振实验室为您答疑解惑!顺磁小课堂第39期

国仪量子携手清华磁共振实验室为您答疑解惑!顺磁小课堂第39期

来源: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分类:技术参数 2024-02-04 10:15:06 24阅读次数


顺磁小课堂(第39期)

作为波谱学的重要分支,电子自旋的直接表征工具,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部分初学者常面临基本原理不清、谱图解析困难、仪器操作不熟练等问题。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技术,国仪量子携手清华大学磁共振实验室推出“顺磁小课堂”栏目,一一解答大家在学习、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欢迎扫码留言,写下您的问题

我们将邀请专业人员为您解答!





01




多选题: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可应用于()?

A. 检测自由基等顺磁性物质的存在 

B. 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 

C. 测定细胞内的氧浓度 

D. 判断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程度

答:ABCD

详情请参考:卢景雰《现代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及其应用》


02




判断题: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只能用于固体样品的研究。

A. 对

B. 错

答:B

电子顺磁共振是检测和研究含有未成对电子顺磁性物质的一种波谱学技术。其研究对象必须含有未成对电子但不受物质状态的限制,因此电子顺磁共振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固体样品的研究,还可以用于液态和气态样品的研究。

对于固体样品,被检测的大多数固体样品是多晶或粉末状的。为了获得更多的结构信息,要注意固体样品的顺磁浓度、颗粒大小、导电性、各项异性等。

对于液体样品,选用的溶剂十分关键。要注意①所选溶剂不与被测物质反应。不能因为溶剂介入而改变原样品的顺磁特性;②尽量避免使用极性较大(如水)的物质做溶剂。因为此类物质的介电常数大,微波损耗大,会大大影响谐振器集聚微波的功能,有时甚至会使检测无法进行;③不得不使用极性较大的溶剂时,则使用毛细管或扁平池取样,以减少溶剂对微波的吸收。

对于气体样品,常规条件下单位体积内气体的自旋浓度较低,可选用将样品连续流动通过谐振腔进行检测或者用逆磁性载体吸附富集被测气体样品等方式进行检测。


03




图形题:已知共振频率ν=9.5 GH,根据共振公式hv = gβB,得B=714.4772945*(v/g)。下图所示完整的共振信号位于哪个磁场区域内()?

A. 0-500 G 

B. 3300-3600 G 

C. 1200-1800 G 

D. 1000-3500 G

答:D




顺磁小课堂·往期回顾


顺磁小课堂(第1期)


顺磁小课堂(第2期)


顺磁小课堂(第3期)


顺磁小课堂(第4期)


顺磁小课堂(第5期)

顺磁小课堂(第6期)

顺磁小课堂(第7期)

顺磁小课堂(第8期)

顺磁小课堂(第9期)

顺磁小课堂(第10期)

顺磁小课堂(第11期)

顺磁小课堂(第12期)

顺磁小课堂(第13期)

顺磁小课堂(第14期)

顺磁小课堂(第15期)

顺磁小课堂(第16期)

顺磁小课堂(第17期)

顺磁小课堂(第18期)

顺磁小课堂(第19期)

顺磁小课堂(第20期)

顺磁小课堂(第21期)

顺磁小课堂(第22期)

顺磁小课堂(第23期)

顺磁小课堂(第24期)

顺磁小课堂(第25期)

顺磁小课堂(第26期)

顺磁小课堂(第27期)

顺磁小课堂(第28期)

顺磁小课堂(第29期)

顺磁小课堂(第30期)

顺磁小课堂(第31期)

顺磁小课堂(第32期)

顺磁小课堂(第33期)

顺磁小课堂(第34期)

顺磁小课堂(第35期)

顺磁小课堂(第36期)

顺磁小课堂(第37期)

顺磁小课堂(第38期)


供稿:

清华大学 杨海军 李勇 

国仪量子 石致富 范莹莹 

审核:杨海军



关注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延伸阅读




标签: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