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资讯中心>IVD原料,国产暂时很难替代

IVD原料,国产暂时很难替代

分类:动态 2023-10-17 09:32:23 7阅读次数

10月15日,上周日上午,我非常有幸参加了一场直播,有三位大佬参与:星哥、老吉、老严,以及原材料行业的资深同事马克思:他们谈到了当前IVD生物原料的“危机与机遇”。 ”! 直播过程中主要讨论了四个话题,其实每个话题都很大。结束后仔细反思,由于时间有限,难免还有很多意义。为此,我认真整理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书面版本,方便感兴趣的老师和朋友批评指正。本文讲的是当天的第一个话题——国产替代。

1、IVD原材料国产替代最大的前提是时机,而不是产品质量

IVD原材料品种繁多,在各个细分领域,有的国内生产比例很高,有的则忽略; 有的发展迅速,有的几乎停滞不前。 大多数人可能认为差异是产品质量造成的,但我想说,影响国产替代进程的深浅、快慢的最重要因素是天气。

可以看到,借助COVID-19疫情,国内分子酶供应商业绩一夜暴涨,全面崛起,对进口品牌形成围攻。 相反,与COVID-19疫情防控几乎隔绝的国产生化酶却很少受到关注。

它们都是酶,但为什么它们有如此不同呢?

只是赛道上的条件有所不同。 时机未到,就会事倍功半; 时机到了,就会事半功倍!

这不,随着生化集中采购的实施,国产生化酶的天才真正到来了,在疫情之后迸发出了勃勃生机。

2、国产替代的“危险”与“机遇”

我这里要讨论的“风险”和“机会”不是产品质量方面的风险和收益,而是作为国内原材料供应商,如何从商业角度看待国产替代。

国产替代当然有很多潜在的商机。 从大类来看,生化诊断酶、乳胶比浊微球、化学发光磁珠、NC膜、天然抗原、单克隆抗体等都有国产替代需求; 如果我们具体观察每家IVD公司,需求就更加多样化。

然而,作为IVD原材料,所有替代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周期长!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IVD企业出于监管要求和自身风险控制,对于原材料替代都极为谨慎! 除非进口品牌供应商犯了大规模的错误。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虽然市场上的主流进口品牌原材料供应商经常因货期长、缺货频繁、时不时涨价而被用户诟病,但总体来说到目前为止他们的业务还是非常稳定的。

因此,国产替代的需求似乎很大。 国内原材料供应商能否等待到真正的商机,还真是未知数。 如果他们运气不好的话,那还真的很遥远。 这引出了我的下一点。

3、国产替代的主角是IVD试剂生产企业,而非原材料供应商。

继以上所述,我们不禁要问,谁应该成为国产替代的主角?

现实中我的感觉是原材料供应商喊得更厉害了,或者叫喊起来,这也不难理解。 原材料供应商作为卖家,当然希望能多做生意。 但问题是,在99.99%的情况下,更换原材料是一项非常严格的任务,无异于重新做产品开发。 基于此,IVD试剂生产企业大多时候很难组织有效的资源和力量。 进行更换工作。

因此,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原材料供应商急于替代进口,投入人力,而IVD试剂厂商坦言合作和投资资源有限。 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更换工作将会事半功倍,而且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最终什么也没发生,国产原材料的声誉也常常受到负面打击。

当然,我不否认国产原材料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国产替代必须需要上下游的努力,而IVD试剂厂商应该成为主角,就像华为成为突破国产的主角一样。 5G手机芯片。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1 10:03:25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

0.1225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