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资讯中心>Think Early云课堂 | 科学家技术成果转化的路径选择

Think Early云课堂 | 科学家技术成果转化的路径选择

来源:Cytiva(思拓凡)      分类:前瞻 2024-05-16 10:00:13 14阅读次数


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分为“转”与“化”两个阶段,“转”指从科技成果的研发到技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让,“化”则指科技成果逐渐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过程。


图片来源:FirstLink慧联产研


其中,“转”决定了相关方的合作方式和利益分配。根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主要包括6种方式:

 1 

自行投资实施转化;

 2 

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

 3 

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

 4 

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5 

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

 6 

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

六种成果转化方式各其自身特点,结合科学家所持成果的实际情况,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


图片来源:FirstLink慧联产研


Think Early云课堂直播预告

了解每种转化方式的运转机制及风险,依据自身所处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成果转化路径,对科学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帮助科学家对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方式有更加全面的了解。5月22日,联合恺思学社、丁香园进行【Think Early云课堂】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风险点考量系列第1期-科学家技术成果转化的路径选择,本次直播邀请了TiPLab知识产权策略及管理咨询联合创始人、生物医药领域管理合伙人张琤博士进行关于科学家技术成果转化的路径和方式之间的比较、风险考量及案例分享,希望为转化从业者带来思考和启发。


嘉宾介绍:

张琤博士

TiPLab知识产权策略及管理咨询联合创始人、生物医药领域管理合伙人


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并在瑞士苏黎世大学获得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得知识产权硕士学位。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学习知识产权期间,她着重对不同管辖区间的专利保护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美国、欧洲专利条约成员国和中国的专利实践。

张琤博士擅长帮助客户通过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来有效地保护他们的创新和发明、发现及管理知识产权相关风险,从而帮助客户达成其商业目标。张琤博士的工作涉及若干技术领域,例如分子生物学、干细胞、免疫学、蛋白质工程、分子诊断和个性化医疗等。

在创立TiPLab之前,张琤博士曾在中国和美国的顶尖专利机构和律所工作,并带领团队处理了数十家大型跨国医药企业的数千件国际专利申请和中国专利申请,并帮助中国及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和医药企业开展专利布局规划、自由实施分析、尽职调查、专利转让及许可等工作,对专利制度本身及专利与商业活动间的关系有深入的研究。



相关阅读:

?【Think Early云课堂预告】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风险点考量


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首发,严禁私自转发或抄袭,如需转载请联系并注明转载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前往官网了解更多资讯

 点亮

,传递信息 ↓ ↓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