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资讯中心>祝贺!苏州纽迈第五批博士后顺利结题出站!

祝贺!苏州纽迈第五批博士后顺利结题出站!

来源: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类:政策 2024-04-30 12:00:10 3阅读次数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苏州纽迈博士后工作站第五批博士后于2024年4月27日在苏州纽迈完成了第五批博士后的出站答辩。

苏州纽迈大楼

此次共有2名博士后出站结题和答辩,至此,苏州纽迈博士后工作站累计已有9名博士后顺利出站,这些博士后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成为国家科研的中坚力量,为国家和社会的科技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苏州纽迈博士后工作站

苏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6年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目前已成为“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器产业中具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引领企业。


苏州纽迈的创新实践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发展迅速,博士后工作站于2015年被江苏省人力资源部批准成立,2017年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批准升格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目前已和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以及南京林业大学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同时与复旦大学、福州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石油勘探院和中科院兰州所等多所高校和院所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本次博士后出站答辩会由苏州纽迈博士后工作站站长燕军主持。

燕教授是江苏省外籍专家,英国爱丁堡大学地球物理博士。长期专注于地球物理测井,核磁共振及室内岩石物理实验领域,具有高校和海外大型石油公司多年的工作经历。目前是西南石油大学和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也是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化石与新能源检验检测分会副会


首先,苏州纽迈杨培强董事长发表致辞,杨董不但是纽迈公司的创始人,也是一名具有核磁共振专业背景的优秀学者,目前是中国农科院兼职教授和苏州大学产业教授


杨董在致辞中提到苏州纽迈通过“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随后苏州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博士后管理负责人刘刚老师也发表了讲话,刘老师表示,高新区对纽迈博士后工作站高度重视,高新区始终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答辩会评审专家

本次博士后的结题答辩会,邀请的评审专家还有上海大学狄勤丰教授博导、河海大学章青教授博导、同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刘堂晏教授博导、河海大学夏晓舟教授;同时,也邀请了纽迈研发中心应用部卢丙经理、纽迈科管部周雨老师以及苏州纽迈在站的博士后成员。


在答辩会上,出站博士后先通过多媒体形式汇报了他们各自的研究课题和取得的成果,随后由评审专家组针对他们的研究内容进行提问,答辩博士后也都逐一进行了细致的回答和解释。


经过评审专家组的综合评优,认为两位出站博士后的研究结合了国内外发展现状,设计合理,实验严谨、圆满地完成了课题任务,并一致通过了二位博士后的出站结题。

博士后汇报和答辩现场

答辩会评审专家的提问现场


专家采访

博士后答辩会完成后,苏州纽迈对邀请的评审专家做了现场采访,专家们对博士后工作站的发展、产-学-研结合、大学与企业的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这些建议对于推动苏州纽迈博士后工作站的长远发展、深化产学研融合以及优化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纽迈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们取得了非常可喜的研究成果,他们中的多人被评为江苏省双创博士,多人取得了国家青年基金,省科研基金,中石油创新基金和企业横向科研基金;同时,他们在SCI/ EI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献,参与制定行业、团体和企业标准,为我国相关产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荣誉和成果的取得充分展现了纽迈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们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核磁共振技术的进步,更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纽迈博士后团队专注于以核磁共振技术为核心的研究与应用,涉及能源地矿、岩土工程、材料科学、食品农业和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


我们深知,科研的道路永无止境,而核磁共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纽迈博士后团队将继续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和执着,不断探索新的研究领域,深化对核磁共振技术的理解与应用。


对于有志于投身核磁共振研究的博士们,纽迈博士后工作站团队将提供一流的科研平台、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里,您将与一群志同道合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奋斗,共同成长。我们相信,通过您的加入,纽迈博士后团队将为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贡献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

0.131578s